主题:【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 多余6688
- 共: 💬 673 🌺 1918 🌵 39
- 新: 💬 4 🌺 3
好像本楼假日归客河友回复雅兄的帖子已经作答。
考虑到这是弥足珍贵的一手材料,容我择要引述几句:
“公社时期,劳动力们每天要出工。承包的时候,普通人家只有2-5亩地,所以一家人只有一个男劳力主要在田里干活,但也不是每天,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可以干副业。家里其他人只有农忙(插秧和收割)的时候才下田干活,其他时候都从事副业。”
假日河友原贴:80年代主要村内解放劳动力,90年代才出外打工
以上可知,联产承包对于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十年之后”,而是立竿见影。假设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则有约80%的家庭劳动力从计划经济解放出来投入到副业,1978年农村人口约8亿,即使大打折扣比如以50%计也有4亿剩余劳动力被激活,新增的社会财富只能说难以想象。如果说联产承包是突破计划经济束缚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引导全面改开的第一步,大概也不算夸张吧?
我们的讨论始于我前贴所言:“联产承包的主要意义,不在于促进农业发展,而是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我想以上叙述已经足以证明这一观点基本成立吧。
至于雅兄所言,“(联产承包)其他的正面作用,真不好找。”
联产承包是改开的原点,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由此起步,如此巨大的“正面作用”难道不够,还需要更多吗?比如雅兄认为联产承包之后,“把大型农机甚至耕牛都分掉了,种田更依赖人力……弱化了农村治理,导致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远不如计划,多生出很多娃儿来”,平心而论,是不是有点硬挑毛病呢?
另外进城务工问题,估计说来话长,既然本人都是太长不看,这里就暂且打住有空再续。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抱歉抱歉 1 达雅 字221 2025-02-08 10:36:07
🙂其实你的很多感觉是错误的,当然也有主流宣传的因素,我记得 1 真离 字564 2025-02-09 06:20:55
🙂搞社队企业的村子很多,看情况,1975年毛主席还鼓励了一下 真离 字37194 2025-02-08 03:48:52
🙂联产承包的作用
🙂他那是浙江,我不确定有多大代表性 3 达雅 字505 2025-02-06 03:54:33
🙂好像 多余6688 字507 2025-02-07 01:04:01
🙂可能还是弊大于利 1 达雅 字603 2025-02-08 01:40:06
🙂社队企业是全国的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是国家要求的 2 真离 字1334 2025-02-06 0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