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统一之后的中国电影问题 -- 达闻奇

  • 共: 💬 345 🌺 1419 🌵 20
  • : 💬 5 🌺 1
【整理】汪海林说乌尔善不是蒙独

如题。我不知道这河里那些喜欢引汪海林语录的同学作何感想:

观察者网:围绕《封神》系列的争议中,除了个别演员被认为“塌房”之外,还有导演乌尔善的“常识”和“立场”一直被网友各种解读。最近您还在自媒体上发布视频,旗帜鲜明地说“乌尔善不是‘蒙独’”,实际接触中乌尔善导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汪海林: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庐山电影周,那时候《封神1》刚出来,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和他经常见面,所以我对他的情况相对了解一些。乌尔善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这样的专业背景说明他有过硬的美术造诣和审美(这是中央美院最难考、素养要求最高的专业)。此外,我的感受是,他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想法的艺术家,听劝、不磨叽、行动力强,有什么问题别人指出来,他很快就能改。

至于他一直被人诟病的关于民族的那个言论,我认为他在说的是一个没有完全形成定论的学术问题,被摘引出来的也是一些片段,并不代表他认同这个东西。如果被断章取义地误解,我觉得乌尔善导演不如在适合的时机多说点、说清楚。

乌尔善是一个从小在海淀区长大的大院子弟,红二代。一听口音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会说蒙语吗?可能顶多就那么几句。他的文化底色也是典型的北京土著,聊的都是崔健之类的话题。在我和他的接触中,没有感觉到他的任何“民族情绪”,也没听他发表过任何关于中华民族或汉族的偏见和不满,感觉他就是一个北京人。所以我觉得对于乌尔善是“蒙独”的种种指责,有的是过度解读,有的可能是境外势力的挑拨,乐见这种民族矛盾和民族裂痕。

在接触中,能感觉到乌尔善导演对于自己作为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能够做些什么,一直都有思考和准备。他曾经和我聊过,中国现在的主要情绪是美国对中国的欺负和打压,他还和我提起过想把日军屠杀海拉尔要塞的中国劳工的历史拍出来。因此,我觉得把他当成一个“蒙独”来批判真的很冤枉。

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很多网络上关于少数民族与文化界的“阴谋论”说法,比如很多人认为曾经荧幕上“辫子戏”盛行是因为“满族人控制了文艺界”。有一次我写一个剧本,放在哪个朝代都行,他们让我写清朝,我就说:“别再写清朝的戏了,清朝的戏太多了!”结果制片人告诉我:“你得写清朝,因为东南亚市场只要清朝的戏”。当年东南亚是重要的外销市场,东南亚市场习惯了清朝背景的古装剧,“辫子戏”一度泛滥更多的是市场行为。后来我们的国内市场做大了,东南亚、港台地区的市场只是一个零头了,这时候就可以不管他们爱看什么了,我们内地观众爱看什么就拍什么。

总之,无论大家持什么观点,我还是希望在文本层面讨论电影,不要随意给他人“扣帽子”。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