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真实目的就是增加工作岗位 -- wolfgan

  • 共: 💬 246 🌺 857 🌵 25
  • : 💬 52 🌺 12
习的冤案,邓是责任人之一;主席文革就说过“仲勋是个好同志”

习仲勋的冤案是谁造成的?这个真怪不到文革。习仲勋的冤案是高岗案的政治余波而已。

几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1、高岗案中,谁是最早的揭发者 ---- 陈云、邓小平

《陈云年谱》记述:(1953年)12月份,当他(高岗)听说毛泽东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时,估计刘少奇可能被任命为党的总书记或副主席,于是活动得更加厉害,他一方面找邓小平,说刘少奇不成熟,企图争取邓小平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另一方面找陈云,提出他要当副主席,说,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陈云和邓小平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反映了高岗的活动

2、高岗案中,谁又是最大的受益者 ---- 陈云、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入政治局常委。陈资格老(很多年前就当过常委),而邓是第一次入常,可谓是高岗案后最大受益者

3、高岗案后:是谁不让习仲勋“过关”?

习仲勋回忆说,1955年,他被要求就“与高岗之间没有划清界线等问题”在中央会议上作检查,前两次都未过关,第三次勉强过关。当时把关不让习仲勋过关的,就是邓小平

4、60年代,负责整肃习仲勋与西北局案的,又是谁 --- 邓小平、康生

60年代,邓和康一起具体主持 “反修”斗争。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邓和康生还一起主持了对习仲勋和整个中共“西北局”人马的残酷整肃。

如今一说起习仲勋一九六二年遭到党内残酷整肃的背景原因,都说是康生在大会上给毛泽东递了个条,毛泽东顺嘴念了“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把责任全推到康生头上。但事实真相是闫红彦最先揭发的习仲勋的文字材料是送到时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又转给了康生

(1)最早向中央揭发“习仲勋借小说《刘志丹》为高岗翻案”的是当时的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阎是邓的嫡系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指出:阎红彦是个好同志,我了解他,他在云南的工作搞得很不错,这个人正派,耿直刚强,要不是林彪、“四人帮”迫害,他不会死。

1978年1月24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阎红彦骨灰安放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参加了仪式。

(2)众所周知,康生与邓关系很好,包括在文革中,包括康生临终前

更不必说,早在1935年,毛泽东在延安,“刀下留人”救了刘志丹、习仲勋

习仲勋回忆:毛泽东晚来四天 我就会被活埋

习仲勋虽然被关押十几年,但是对毛泽东却没有任何的怨言。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后来说:

  1962年秋,在习仲勋身陷逆境时,是毛泽东保护了习仲勋。在毛泽东关照下,组织上安排他在中央党校(独居在“西宫所”)学习,1963年有人意图是置习仲勋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第二次保护了习仲勋。1975年,毛第三次关怀习仲勋。(《习仲勋革命生涯》。)

习夫人说的第三次,即1975年,毛主席说过:“仲勋是个好同志”,而且还做了自我批评:”我的一句话把问题弄大了“

“仲勋是个好同志,为党做了很多工作,他有什么问题!那本小说还没有出版嘛。我的一句话把问题弄大了。我那次说的话是泛指。"

也就是毛主席给习仲勋定性讲话的这一年,习近平走进清华。

习自己回忆:

“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

文革期间,仅北京知青在延安地区插队的就有近三万。没有毛主席的影响,习能在文革中进清华?能有他的今天?

至于你说的习仲勋“在文革前始终没有机会进入中央政治局”,要知道文革前政治局委员的门槛有多高了:

1、那时候多少老人,无论资格还是职务,都排在习仲勋之前,彭德怀也不过是政治局委员(他是习之前的西北局书记)。

2、52年五马进京,习仲勋是最年轻的一位。资格比他老得多的邓子恢,一辈子没入政治局。而邓是45年七大中央委员。你看看习是哪一年才当选中央委员?

3、而习一进京,就被毛主席安排为中宣部长领导全国宣传文教,59年更是被安排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年仅45岁 ---- 习就是被毛主席作为党与国家未来领导人培养的。

而习与邓的真实关系又如何?

1、1990年,习被迫提前“下岗”

据原全国人大法工委研究室主任高锴回忆,

1990年10月30日,是习仲勋最后一次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这一天,他精神很好,讲了很多话。

但是,第二天,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开会时,大会副秘书长通知说:习副委员长因病,中央批准他去南方休养。

高锴写道:习仲勋“从这天起再也没有来人大常委会,尽管他的任期应该到1993年3月”。也就是说,习仲勋被提前两年零五个月“下岗”。

高锴回忆:他讲了很多当年在西北地区闹革命的历史,各根据地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的互相猜疑,不少好人白白送了性命。他说得很动情,总的意思是:不要把不同意见者看成“反对派”,更不要打成“反动派”,要保护不同意见,要重视和研究不同意见

2、习提前退休后,不住北京,一直避免见面

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时间是1月19日至23日。期间,邓小平没有探望习仲勋,习仲勋也没有探望邓小平。

有人说,他们当时同在深圳迎宾馆的不同建筑里,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有人说,当时为了迎接邓小平,避免尴尬局面出现,广东和深圳方面在邓小平抵达前已安排习仲勋暂离深圳,去广州“视察”了几天。

从1990年被邓小平“流放”深圳,到1997年邓小平去世,7个年头,没有关于习仲勋与邓小平见面的任何记录。直到邓小平去世,习仲勋一直没有回北京。

反观毛主席的认错之坦,容人之量,待人之宽,与人之善,一起构成了伟人胸襟。

通宝推:呆头呆脑,阿吹,nettman,wolfgan,何求,唐斩非,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