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虎口脱险·译制片·电影院 -- lucase

  • 共: 💬 18 🌺 29
  • 【原创】虎口脱险·译制片·电影院

    晚上闲着,就把原来下载的《虎口脱险》上译版找出来,重新看了一遍。那些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于鼎,尚华,乔榛,丁建华……,那些美好的声音,伴随了直到上大学前我所有对外国故事片的印象。也许现在的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不知道译制片为何物了。他们看惯了原版大片和中文字幕,而不大关心,那些字幕翻译的有多莫拙劣……

    人不老,为什么要回忆呢?我说不清。自然,很多人喜欢原版的味道。可是对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译制片,我还是久久不能忘怀。那些美好的声音,时时让我体会着声音的美妙和声音背后所传达的情感。有一段时间,我曾经疯狂的迷恋童自荣在《佐罗》中的配音,而且可以把声音模仿的惟妙惟肖。童自荣之后,中国再无如此高贵和华丽的男声。《艺术人生》有一期专访童自荣,他目前不如意的生活让我落泪。面对观众依然的热情,面对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童自荣应该欣慰,他和佐罗,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已经好久不去电影院了。小的时候,家人总带着我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个时候,爸爸妈妈的单位总会时不时地发电影票。我也总是在晚饭后,兴高采烈的带着一瓶橘子味的汽水或者一颗棒棒糖,跟着爸爸妈妈去看电影。电影院原来总有一股味道,呵呵,说不清的味道,后来想想,就是一点霉味吧。可是那个时候,总是很期待进入电影院。自己瞪着眼睛看着大银幕上的故事。结束后全场亮起的灯光总是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后来,慢慢的,似乎去电影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慢慢的也就忘记了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每次都是对着电脑屏幕看着一个个的大片,可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已经说不清楚了……

    时间不停地冲刷着我们的记忆,挥去阴影之后,留给我们的,总是那些美好,温馨,安宁的时光……

    关键词(Tags): #虎口脱险#电影院#上译厂
    •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推崇原声片,觉得译制片很多余

      后来看了没有字幕的伊朗、捷克、波兰、墨西哥、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片子以及有字幕的英国片,觉得还是译制片好。

    • 上译的风范着实伴随着我们这几代人的成长啊
    • 可惜现在的很多译制片

      配音都非常的拙劣,所以大部分还是选择看原文加字幕版,至少是原汁原味

    • 虎口脱险里俩主角,还演了《疯狂的贵族》,

      也是那时候看的。

      好看啊好看——都好看

      • 指挥家还有部是演一个美事杂志主编的电影

        他每次去微服考察都有饭店打听到然后提供豪华服务,后来他想办法悄悄去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油漆匠的电影N多

        有一部描写诺曼底登陆的,他去给隆美尔的夫人送鹿皮鞋。

        另一部描写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天》,他炸了电线杆子,还举着香槟去海滩迎接英国人。

        本周中央台将播放他和杰拉尔 德帕迪约合演的一部片子。

        • 好像叫,大西洋的障碍

          有一部描写诺曼底登陆的,他去给隆美尔的夫人送鹿皮鞋。

          好像叫,大西洋的障碍。北京译制的

        • 布偶女演员也不弱

          后来成了法兰西偶像级人物。真的羡慕罗杰-瓦迪姆,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曾经的妻子还有碧姬-芭铎、简-方达。

      • 油漆匠在《悲惨世界》里演参加过滑铁卢战役的

        小酒馆的老板,后去巴黎以乞讨偷窃诈骗为生。

        • 扮演油漆匠的演员1970年就去世了,享年才53岁,太可惜了

          看过他的片子里,悲惨世界里的小人物德纳迪埃演得最好,小人物的奋力求生(战场上偷死人钱包但遇到活人还是救了人一命)、为了生存作恶(开黑店劫财害人)、面临被捕的无奈和愤懑(策划绑架再次遇到了硬茬子冉阿让后的心灵独白)以及最后勒索被戳穿后对儿女之死流露出的些微的悲哀(敲诈马里于斯被识破),演得太好了,自然而且非常符合人物的小相。

          邱岳峰大师的配音更是增色不少。

          个人认为上译的配音演员都配得上人民艺术家的水平,可惜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沦为非主流,可惜可叹啊。

          通宝推:燕人,
      • 那演员还演了《方,托马斯》,《警察的故事》

        法国电影还是真幽默啊。

    • 约三,四年前买了张F版的法文碟,画面和声音都是DVD品质的,

      有中文字幕。我非常满意。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