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AI 来了 -- 宝特勤

  • 共: 💬 13 🌺 31
  • : 💬 9
  • 【原创】AI 来了

    我说过我在我公司里基本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角色。想起什么就和澳大利亚女孩说几句,最多纸上划拉一下。她去翻译给大家领导大家把我的想法变成事实。至于编程,公司的老员工从旧公司时代就知道我有从来不管的自知之明。

    澳大利亚女孩亲手组建了公司的IT 团队。从全世界招性价比最高的程序员。她的团队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瑞典、英国、美国。中国的一位解决了一个各种文献上公认不可解决的问题。经过他们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司IT转起来了。

    后来有了AI。我们试着做了几个小项目,效果不错。

    一天我非常有我特点地说,我用AI独自从头建立我们的核心软件系统。

    澳大利亚女孩说好啊。语气基本上就是你没马斯克的本事有马斯克的疯。

    第二天她很惊讶地说我不知道你还是个出色的职业水平程序员。我说我是学过编程的理论,但以前现在将来都不是职业程序员啊。

    编完,我给她看。

    她蔚蓝色的眼睛突然暗了一下,说,那么我们那些年轻程序员…

    我觉得不回答比较好。我知道她会处理的。

    通宝推:大眼,
    • 部分外包再便宜,关键时刻掉链子受制于人怎么办

      有的东西为稳定可以买现成的,为安全还是自己长期兄弟可靠

      部分外包再便宜,关键时刻掉链子受制于人怎么办

      另ai概念才炒起来几天,还不如看做类似小号windows或特殊数据库的新软件

      可以对接很多东西节约很多不必要环节,但关键还是人

    • 请教一下

      AI生成代码之后,总得安装部署吧,然后还得测试。不知道是否方便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做测试的?尤其是那些涉及有用户动作交互的场景?

      通宝推:偶卖糕的,
      • 来模拟用户测试的人啥价格,开发代码的啥价格

        很多年前,我一个搞开发的哥们说,他们找帮忙测试的是一帮5060的,抽着烟鼠标点点点

        老同志们有房子有啥的,就图有个事做

        现在当然不知道了,国外当然也不知道了

        不过这个大逻辑应该不会变的吧,模拟用户测试的还可以搞外包

      • 用户互动

        的确。我把程序编到 in all reasonableness 能够试用的地步。澳大利亚女孩对原版了如指掌,知道新版基于原版而且略好于原版。

        然后试用中发现原版设计的一些问题<晕.jpg>.

        • 您的意思是还是只能依靠用户自己手动来测?

          测试这块,AI能帮上忙吗?

          • 对于用户体验 -- 有补充

            我的经验最好用人测试。

            因为我们要的是人类用户满意。人类用户耐心有限,记忆力有限,知识面有限。AI 能用,不说明人类能用舒服。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如果懒厨兄 -- 补充帖

            对于怎样用AI有不同经验和想法,务请指教。

            一个例子 -- 补充帖

            在美国积重难返,恶名昭彰的英制公制转化问题。

            飞机出过事,飞船出过事。

            对于AI这完全不是问题。

            对于人,以前出过事,以后还会出事,不可避免。

            用户体验一样。AI顺利通过,不说明用户能舒适使用。

            • 我问AI用于测试是有原因的

              作为开发的工具,其实已经有不少涉及人机交互的测试工具,可以写脚本,自动化执行测试场景,但是一般都在系统比较稳定,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才好用,毕竟每次页面的改动,那些自动化脚本都必须得改。

              如果能用上AI的话,除了能改善开发的效率,还能反应出AI对人类的需求有了真正的理解,知道要怎么测试各种稀奇古怪的场景。

              AI测试发现了Bug, 就可以自动修改,这么搞下去,说不定哪天,我们很可能就能获得Bug Free的系统了😄😄

              • 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是

                编写程序的人往往是计算机专家,使用程序的人往往不是。双方通过程序鸡同鸭讲。

                所以,我们行业有句名言,人尽可以设计制造一个没有白痴能 screw up 的系统,然后上帝必能造出一个更大的白痴来 screw it up.

                能不能用AI 缩小这个差距是有趣的课题。

                • 我带的开发团队,上任第一件事

                  就是要让团队里的所有人对项目相关的业务知识有所了解,我判断一个开发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准,就是在动手写代码之前会不会提很多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对业务的了解足够深刻,才能写出良好的代码,否则就会发生像你说的“鸡同鸭讲”的事情。

                  目前的AI,给我的感觉是,已经能够根据程序员提出的具体要求,生成很不错的代码,是开发人员的好工具。但是,要说AI理解业务知识,然后生成代码,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完全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开发模式:或许不久将来的某一天,用户跟AI交流了几天,AI问了用户许多问题,展现了各种原型让用户选择,最后,就会帮用户生成整个系统,并自动地测试验收,交付用户使用了。

                  通宝推:宝特勤,
          • 见前补充 5050628
          • 见前补充 505058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