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贺雪峰 Vs 温铁军 关于农村发展的不同观点 -- 大眼

  • 共: 💬 47 🌺 146 🌵 1
不放开回乡甚至硬逼着当房奴怎么可能振兴乡村呢
印象里各省大致的粮食情况

现在全国粮食主要调出主产省5个: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河南 安徽。

河北、辽宁、 江苏、江西、山东 、湖北、湖南、四川8个主产省趋势是尽可能去维持自给自足平衡。

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是自给率非常低的8个省。其中缺口最大的是广东。

青海自给率也低?
消费型超大城市火耗太大

以前是北京要搞漕运,现在的大城市都要漕运。城市建设,越来越向消费型转变。这样会将工农业彻底挤掉,并且人流物流需求极大,火耗极大。一增一减之下,资源利用率变低。

稍微总结下

一、农村重要(1、2)

二、保障农民住房安全(3、12 )

三、农民还是得去城市发展(4、8、13)

四、集约化并且要长期稳定发展,别折腾(5、6、7)

五、当前方向误区很多(9、11、14、15)

六、特困救助制度(10)

其实能说的就只是最后两点。

方向误区其实也是利益来源。比如农村金融和农民关系不多。

特困救助制度其实是一样的理想化。新的机构和人员安排不是一般乡村能够接受的,具体财政也是一方面。原来的效率低下原因很多,比如组织安排一厢情愿,扰乱原本的运营秩序,经常突击,不管是流程还是心理上都不稳定,只能使人心力交瘁。

严格来说这里只有一个问题,执行人员缺乏基本的运营/管理素质。三句话的内容开三小时会,把白天工作挤到晚上休息时候的微信,这都不是该有的表现。而独立的人员机构没有这个负担,自然能够雷厉风行。但是和原有人员的冲突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发现的。

国人的轻消费品,比如,吃的等什么的

小商品供应世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应该对外为主体。

除此外,农业需要的用品,设备零部件等。

农业产品深加工,当然,确实需要因地制宜。

厉害的地方进入国家工业也可以。

就今天而言,国内的工业确实全面,总是感觉没有调好似的,过于外向型,同时发达地区的农民企业工业过于轻。

义乌小商品,皮革家庭作坊,服装,家庭作坊,不太安全,电子产品拆装,也是一个问题。

支持最后一句。
即便是今天,一些乡村的城市化也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比如华西村模式的扩散,这是吴仁宝同志在部分实现他当年的农村建设梦想。

而这种农村的城市化是均衡和美好的。

而不是华西村变成一个美丽乡村。

不仅不应该,南街村,大寨,西沟村,这些地区都没有必要继续维持乡村的帽子。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这些农村农民的核心利益,而不是被城市化剥削掉他们自己的努力。

就现在而言,食利阶层在广东江南等也是存在的。

即一个村子凭借土地出租成为当地的人上人,只是没了理想。

如果到华西村,大概可能就是限制华西村模式,只让他们享受他们的最早的利益吧。

大概这是一个发展话题了。

要不要给吴协恩们权力,还是把他们收买进入官僚体系泯于众人?

漕运是有产出的吧?

消费肯定不好。

尤其是摊大饼,北京四五百万人,还要包括郊区,就很好了。

这样也利于整体城市化。

卫星城,总体规模不大其实很好的。

可惜弄不了,利益牵扯太大了。

新疆兵团,北大荒,国有农场不好?
这个嘛,像我只能从媒体的相关零散信息里得到印象

他是研究这个的,而且有一支很大的学术队伍,我相信他的话是有依据的。

知乎的点滴

1,主要学术立场:贺老师是支持农地集体产权反对私有产权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支持建构本土学术话语权与话语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明确支持田野调查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支持中文写作反对西方主导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支持村民自治、保留农村乡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支持社会学本土化的代表人之一。这些旗帜鲜明的学术立场,构成了他在学术界的基本面貌(若归纳不当,或近年有变动,还请指正)。2,贺老师长期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工作,即便是后来晋升成为教授、长江学者、院长了,也仍然坚持每年多次实地考察,不辞辛劳,这份艰辛实属不易。试问各位,目前国内学界还有几位大牛能日复一日地坚持这种学术习惯?你的导师还会深入农村吗?而且他的调研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而是长期的、深入的、追踪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连贯性,让很多农村问题得以充分暴露出来。

作者:威尼斯的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302912/answer/1377270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百科的点滴

贺雪峰教授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最近10年时间累积驻村调研时间超过四万个工作日,发表10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60余部著作,在学界和政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注意是中心团体不是他个人。

说的好
温铁军的资本下乡的设想是以农村以农民为主体的

类似最早期的国有企业股份公司上市,以农村农民为大股东,吸引资金进来,而不是资本为控主。

是呀已经过了那个发展阶段了

改开早中期轻工业商业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几乎都都是胆大敢冒险的农民干起来的,南方沿海农村的城镇化不是行政命令强制化的结果。

他是一直找切入点,尤其是不激怒现有舆论。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