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美国运观察帖 -- qq97

  • 共: 💬 6 🌺 35
  • : 💬 4 🌺 1
中/美国运观察帖

挑几个核心行业的对标企业做对比取样,看看中美目前的差距和变化趋势:

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AI

有些企业并不是美国企业,如台积电,ASML,但它们是属于美国产业体系的,也算作美国公司。

另外,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实力仍远强于中国,比如美国除了应用材料,还有规模相当的其它公司,日本也有,这时取样就看中美相对关系的变化趋势。

(以下24年收入 ,美股为财报数,A股为预计)

半导体制造 台积电vs中芯国际

台积电:收入 881亿美元,同比 34%,市值1.04万亿美元

中芯国际:收入 565亿元=78亿美元,同比 25%,市值5081亿元=702亿美元

收入11.3倍,市值约15倍:

中芯国际虽然仍然明显弱于台积电,但收入的规模已比较可观,只要能持续以当前速度地增长就可以支撑中国的半导体产业。

期望:中芯拉近与台积电的差距的时候的到来。

半导体设备 应用材料vs北方华创

应用材料:收入 272亿美元,同比 2.5%,市值1430亿美元

北方华创:收入 309亿元=43亿美元,同比 40%,市值2480亿元=342亿美元

收入6.4倍,市值约4.2倍。

北方华创产品线有点少,也可以加上中微公司一起对标。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收入 393亿元=54亿美元,同比约 38%,市值3795亿元=524亿美元

收入5倍,市值约2.7倍:

这是个相对乐观的对比,以应用材料为代表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技术门槛不够高,已显疲态。北方华创增速远高于应用材料,从估值来看,市场更看好北方华创。

期待:北方华创收入追上应用材料。

光刻机 ASML vs 不详(上海微电子,华为???)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 vs 比亚迪

特斯拉:收入 977亿美元,同比 1%,市值1.14万亿美元

比亚迪:收入 6900亿元=953亿美元,同比 15%,市值11030亿元=1523亿美元

收入1倍,市值约7.5倍

这个巨大的新质生产力行业其实胜负已分,比亚迪将完胜特斯拉,特斯拉的市值是比亚迪的7.5倍,毫无道理。

期待:比亚迪市值5年内超过特斯拉。

算力芯片 NVDA vs ???

美国太强,暂时没有对标的上市企业。

消费电子 苹果vs华为

华为没上市,没有数据。不看好苹果,苹果过于依赖创新和逼格。期待苹果未来增长停滞,市场份额下降。

AI OpenAI vs DeepSeek

基本上都在吹牛B的阶段,DS就是根刺,随时准备刺破美国人的泡泡。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秦波仁者,
当年微信群里有人推荐寒武纪

她觉得中国唯一能搞GPU的,看高到1000,结果我没拿住.....

上个没拿住的是茅台,都是早早卖飞了......

海光信息好像也在弄,周五也涨的不错

成股票贴了😅

有没有国运级的股票?

前几天俺的羽毛球教练说,他炒AI股票赚了30%多。

我问他哪些是AI股票,他说问豆包。

投资自己

“我运即国运”噻😁

通宝推:qq97,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农业股狂飙

看到没有,好像是资本在给政策“打分”,同样地,某条政策出台,某某板块暴跌,舆论就是“最聪明的人最诚实地用脚投票”,资本可以随意解读、引导舆论走向,赞或者踩政府的工作。

炒A股已经不单纯是炒股了,没有比亚迪市值要超越特斯拉的必然性,我当然知道比亚迪要超越特斯拉,但是股票涨不涨不知道。

本质上,股票的涨跌除开能“引发人民深思”之外,对企业经营没有任何影响(帮助),要有也是负面影响。本来经营者要打造百年老店的,每年分红,传之后代,稳稳的幸福,突然股票暴涨涨得超乎逻辑,那我还不如赶紧卖掉,傻批才去整百年老店呢,套现出来几十亿咋办,一时花不完一个地方放不下,那当然是东大放一点西大放一点,所以资金“出逃”是很自然的。

华为不上市,上市公司做大了被人盯上还会遭到资本的阻击,譬如软银是腾讯阿里美团的大股东,大家都看到了孙正义与懂王的视频吧,如果美国要,软银敢拒绝吗,一个不小心腾讯们的控股权就得易手。

人生即投资

原来比较喜欢的一本英国桥牌大师写的桥牌书,叫桥艺与人生,说的是一些桥局的道理与人生的逻辑是想通的。

投资同样如此。

想起97/98年刚到深圳来找工作时,有4个offer,一个小的科技公司,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员,一家华为,还有一家就是现在供职的公司,当时还很小。

面对4个offer,用投资的逻辑分析了一下:

那家小的科技公司很快就淘汰了,因为我发现他们给我offer的主要原因居然是跟他们老板是同乡,是自己人,尼玛这也太扯了。

淘汰那家证券公司就颇费了一些踌躇,当时那家公司刚刚在华强北的圣廷苑酒店租下一层挺大的面积,我去面试的时候刚装修好,还没什么人。那时有点不想做技术了,觉得玩金融来钱快,轻松,不过真到下决心的时候还是犹豫了,广州的朋友打电话来说进了金融圈再说,别犹豫,不过考虑再三还是拒了,想投资的话自己买股票就行,还是得有另一个靠谱稳定的职业收入作为对冲。

下一个选择就是华为,华为当时的发展势头极猛,收入也很高,整个公司的专业化职业化给我这么个刚从体制内出来的人极深的映象。不过考虑之下还是把华为拒了,一是因为华为的专业不如另一家当时还比较小的公司对口,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华为这个行业很好的话,我可以买华为的股票享受其发展成果,如果买不到华为股票,可以用中兴通讯代替,当时已经持有了一些中兴通讯,后来又陆陆续续继续买入。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兴通讯比华为可差远了,如果是华为上市,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选了现在这家公司,结果也还可以。有时跟老婆闲聊,说起当初如果去了华为会是如何。我自己觉得经济收入上不好说,但现在这家公司肯定会比华为更人性化,没那么多的压迫感。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