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中国被禁的历史片《蓝风筝》(1992) -- 燕人
- 共: 💬 1 🌺 2
- 新: 💬 1 🌺 2
我是出于好奇,看看被禁的片子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结果是令我吃惊的。这部电影比我所看过所有的中国电影都更好看。当然这也是因为我老了,更欣赏和缓平淡的口味。导演田壮壮,出身大院人家。他父亲曾经先后两次任北影厂厂长。母亲是于蓝,说他是红二代不为过。
《蓝风筝》描写了北京从1953年到1968年发生的主要事件,观察者是女主和她的儿子铁头。尽管那段历史是波涛汹涌的,但是女主和儿子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所感受的社会变动,还是有那么一些温情。田导没有展现过于暴力的场面。
主要人物是活生生的。女主树娟是小学教师,大姐是延安时期的革命干部,大哥是国民党起义飞行员,小弟是大学生。加上老妈和新婚丈夫少龙,一家人都是对新生活的支持者。树娟和少龙结婚时,群众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她们唱了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歌曲,结果汇成大合唱。那时的人们对于新国家未来新生活的激情和向往令我感概。但是反右运动将这个家推向破碎。少龙和小弟都被打成右派,发配到远方。少龙还不幸在并不适合他的工作中死去。
守寡的树娟接受了丈夫好友,也是因揭发丈夫而深感羞愧的国栋的感情。三年自然灾害中,省吃俭用照顾树娟母子的国栋也发病死去。目睹这一切的铁头慢慢长大,对母亲的第三次婚姻有排斥心理。这次婚姻是树娟与一位老干部的结合。文革初起,老干部也遭受批判,心脏病发作死去。树娟的大姐作为革命老干部也受到打击,大哥因为眼疾从社会生活后缩,未受政治运动影响,但是他的爱人朱英,却被无端判刑入狱。
朱英这个角色的生造在我看来是本片唯一的缺点。这个角色太正派,太理想主义。作为文工团演员,陪领导跳舞算什么?多少人因此一生有保障。她因为拒绝提供这个服务,不但被强迫退伍,还被指控为反革命份子而入狱。这个桥段,即使有事实,也不具备普遍性意义。上图是日本发行的电影原声唱片封面,显然日方认为这镜头很重要。我估计此处比较刺激政府。
吕丽萍扮演的树娟很真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和母亲,没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没有利欲,没有害人之心。她的对白都不多,就是和儿子说几句家常,“你不听话,气死我算了”之类大白话。但是观众能够感受到她的角色分别对三任丈夫的爱意,和对儿子的期待。她还有朴素的人道主义情怀。当儿子说他在学校批斗中剪去了女校长的头发时,被树娟打了一个耳光。故事发展到文革阶段时,我猜导演需要表现粗暴场面。但未料到导演安排老干部与树娟离婚的桥段来保护树娟母子。树娟的高尚人格表现在离婚后依然到前夫家,为保护他而被红卫兵们殴打。
她与李雪健扮演的第二任丈夫国栋的一个对话场面,是影片中比较出彩一段。忠厚朴实的国栋总是提起少龙和他对少龙的歉意,被树娟逼急了就说“你了解我这个人”,但情字总是说不出。更说不出口的树娟哭的凄苦,满脸是泪,说“你走吧,我心乱得很。”这个镜头表现得中国人情的含蓄之美。吕丽萍凭这个角色在东京电影节获得最佳女演员,确实不错。
影片是日本一家制片商投资的,日本方面也有人力注入,包括音乐制作和现场制作。关于这部电影被禁的原因,网上有不同说法,但田壮壮因此被施以处罚,是他那个时代所受最重的一次。